11月1日,重庆市睡眠研究会2025年度学术年会在重庆渝州宾馆中华厅举行。大会以“聚焦睡眠医学临床学科发展与创新实践”为主题,吸引了全国范围内400余名睡眠医学领域的专家、学者及临床骨干参与。

开幕式上,重庆市睡眠研究会理事长蒋晓江教授致欢迎辞。他指出,睡眠健康是全民健康的重要基石,当前我国睡眠障碍患者人数已超过3亿,而主动就医率不足2%,形势严峻。研究会自成立以来,始终致力于整合全市38个区县、151家医疗机构的跨学科资源,构建“医教联防”全链条协作网络,推动睡眠医学向规范化、高质量方向发展。他表示,过去一年中,研究会成立了多个专业委员会,覆盖麻醉治疗、神经调控、妇幼睡眠等重点方向,并开展了多项科教普及与临床培训工作,成效显著。

重庆市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丁健在致辞中强调,睡眠医学作为一门新兴交叉学科,正逐步从基础研究走向临床实践,从个体诊疗迈向系统治理。重庆市科协将继续发挥桥梁作用,支持睡眠研究会搭建高水平学术平台,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助力重庆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睡眠医学高地。

作为重庆市睡眠研究会法人单位负责人,重庆大学附属仁济医院(重庆市第五人民医院)党委书记刘莉在发言中表示,医院全力支持睡眠研究会推动“基础医疗-临床转化-公共卫生”三位一体的发展格局。她指出,国家卫生健康委已将睡眠门诊服务列为八大民生实事之一,睡眠医学发展迎来重要机遇。医院睡眠心理科在学科带头人高东主任的引领下,通过“大门诊、小病房”规划设计,和“运营型门诊+功能型病房”的运营模式,重构诊疗流程,成为区域学科建设的重要标杆。

重庆市睡眠研究会副理事长、重庆大学附属仁济医院(重庆市第五人民医院)高东教授发布了两项年度重点项目——“睡眠医学中心规范化建设示范项目”与“睡眠健康科教服务平台建设项目”。他表示,睡眠医学中心规范化建设示范项目已推动10家单位入围建设;睡眠健康科教服务平台建设项目将采用O2O模式,通过互联网组件、数据驱动以及成果转化,力争三年内建成西南地区领先、全国有影响力的睡眠健康服务平台。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睡眠心理科主任蒋成刚主持开幕式。他重点强调了针对失眠应首选非药物治疗并查明病因,以及关注女性和儿童青少年等特殊人群睡眠健康的重要性。

开幕式后,学术环节正式开启。陆军军医大学基础医学院、脑与智能研究院执行院长胡志安教授围绕“腺苷与睡眠调控”展开专题报告,为全天学术交流拉开序幕。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李庆云教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詹淑琴教授、北京大学心理咨询与治疗中心方新教授等20余名专家以睡眠医学临床学科发展、科教服务优化、睡眠障碍常见疾病临床技术实践、睡眠医学新兴技术前沿研究与临床应用等主题内容,进行了深度交流与研讨。
本次年会由重庆市睡眠研究会主办,重庆大学附属仁济医院(重庆市第五人民医院)、重庆西区医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共同承办。会议通过跨领域、多层次的学术对话,共同推动睡眠医学的创新实践与区域协同发展,为建设“健康中国”贡献智慧与力量。(资讯)
原标题:聚焦睡眠医学前沿与区域协同发展,重庆市睡眠研究会2025年度学术年会顺利召开
本文作者:李灵,转载于上游新闻,转载引用请注明原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