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院士专家昆明共话睡眠医学创新发展
4月18日至20日,第十五届中国医师协会睡眠医学学术年会在昆明举行。百余名睡眠医学领域院士、专家学者等聚焦多学科融合与AI(人工智能)应用,共同探讨睡眠医学创新发展路径。本次学术年会旨在推动睡眠医学技术与管理协同创新,探索AI时代下睡眠医学发展新机遇,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提升基层诊疗能力。
图片来源:第十五届中国医师协会睡眠医学学术年会
据悉,本次学术年会由中国医师协会、中国医师协会睡眠医学专业委员会主办,云南省医师协会睡眠医学专业委员会承办,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协办,会议期间,与会院士、专家学者等还围绕神经系统疾病与睡眠障碍关联、特殊人群睡眠问题诊疗策略、睡眠监测新技术应用以及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等前沿议题展开深入交流,共同推动睡眠医学学科建设与临床实践创新。(内容来源:中新网·云南)
1.2 麒盛科技2024年净利润1.56亿元 加码创新布局睡眠医疗等健康管理领域
4月18日晚,智能床领军企业麒盛科技(603610)公告2024年年报,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为29.6亿元、1.56亿元。公司表示,在保持海外市场占有率优势的情况下,加速拓展国内智能电动床市场。公司认为,更多的消费者在购买床品时,会考虑选择具有调节功能、睡眠监测等功能的智能电动床,中国的智能电动床行业还有很大的增长潜力和发展空间。
年报显示,麒盛科技经过19年发展,成为业界公认的全球电动床产品主要制造商。公司智能床的研发、生产填补了目前市面上睡眠监测、反馈的空缺,是行业的领军企业。智能床除物理抬升功能外,可以通过“传感器”和“智能模块”实现对人体健康和睡眠的实时监控,成为健康管理的最好载体。
麒盛科技表示,在海外市场,麒盛科技拥有较为稳定的市场份额,在国内智能电动床领域,公司处于开拓者、领导者地位。2025年1月,公司参与制定的国家标准《智能床》(GB/T 45231-2025)正式落地,于2025年8月正式开始实施,智能床行业未来有望进一步健康发展。公司将在2025年积极布局睡眠医疗赛道,推动医疗消费化的智能床产品落地,目前公司多款产品在进行医疗器械注册认证,同时公司也将开始布局医疗器械产品的营销网络。(内容来源:证券时报)
1.3 爱朋医疗发布2024年报,脑机接口、健康睡眠等创新业务迎突破
4月19日,“脑机接口产业联盟”正式会员之一,爱朋医疗(300753.SZ)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报告显示,2024年,爱朋医疗实现营收4.04亿元;归母净利润1080.07万元,同比增长30.49%;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由负转正至1567.92万元。
从经营表现来看,爱朋医疗在巩固急慢性疼痛管理、鼻腔及上气道管理等原有业务的同时,积极开拓脑机接口、健康睡眠等创新业务,并取得多项研发突破。睡眠管理是爱朋医疗未来脑电技术应用的重要落点之一。目前,公司产品已包括“知了睡眠”鼾声监测APP和固定保持止鼾器等气道通气诊疗相关产品,通过AI数字化工具和居家可调式固定保持止鼾器产品,构建了覆盖“监测-诊断-治疗”的全链条睡眠健康解决方案。(内容来源:环球财富网)
1.4 乙十睡眠“长命百睡”事业合伙人招募大会在京成功举办
2025年4月20日,以“让睡伟大,让病消失”为主题的乙十睡眠长命百睡事业合伙人招募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此次大会由健康中国基层惠民促进工程办公室、上海社会生产力发展研究中心、上海乙十生物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联合主办,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医疗专家、企业领袖、投资人及业界代表等数百人参与。作为“长命百睡健康中国行”系列活动的第九站,北京站会议聚焦睡眠健康产业未来趋势,重磅推出“事业合伙人”计划,旨在凝聚社会力量,倡导新质睡眠生活方式,共同推动中国睡眠健康事业的创新发展。(内容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会议现场,图片来源:活动主办方
1.5 首都儿童医学中心成立儿童睡眠医学中心
国家卫健委将2025-2027年定为“儿科与精神卫生服务年”。记者4月17日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首都儿童医学中心获悉,该院成立了儿童睡眠医学中心,可进行呼吸睡眠监测、咽部pH值监测等特色检查。作为一门高度交叉的学科,儿童睡眠医学涉及呼吸科、耳鼻喉科、心理科、神经科等多个临床领域,在科研上涵盖临床队列、病因学、大数据分析、生化免疫等前沿方向,亟须多学科协同创新。
该中心建成包括儿童睡眠障碍MDT门诊、腺样体面容MDT门诊等在内的多学科门诊,覆盖呼吸、耳鼻喉、心理、神经等多个专业。针对慢性肺疾病、神经肌肉病等病症,可制定个性化呼吸支持治疗方案,并在呼吸支持治疗、疾病评估等方面拓展业务,逐步开展遗传代谢病(粘多糖贮积症等)移植前、血液病患儿移植后评估等特色项目。
未来,儿童睡眠医学中心将建立“首诊评估-专科诊疗-术后管理-家庭干预”四级联动机制,实现从初诊到随访的全流程闭环管理,力争3-5年内成为全国乃至国际知名的儿童睡眠医学中心。同时,围绕睡眠障碍发病机制开展临床队列研究,重点攻关遗传、免疫、环境等关键致病因素。加快智能床垫、穿戴设备等成果转化,推动建立“监测-干预-评估”智能化诊疗体系,以科技赋能儿童睡眠健康。(内容来源:新京报)
2.1科技新产品
日本企业为改善睡眠而开发的手机游戏,融合了睡眠监测与游戏功能的睡眠科技应用——《精灵宝可梦》
这款应用通过可视化睡眠时间等数据,让用户在获得优质睡眠时可以培养角色、收集 “睡颜”。自发布约 2 年来,全球下载量突破 2500 万次。
图片来源:网络
过去常因玩电视游戏熬夜的高木小姐表示,当应用发出“该睡觉了”的通知时,她会乖乖遵守。“如果在设定时间的 90 分钟前到 30 分钟后内就寝,就能获得游戏道具;睡眠时间越长,收集的角色就越多,所以现在早睡的时候变多了。”高木小姐说:“遵守睡眠约定对自己更有利,所以我会主动去做。”
上床后,应用会记录入睡时间、睡眠状态、鼾声等数据。睡眠类型分为 “昏沉”“浅眠”“熟睡”“无特征” 四类,次日早晨会显示对应类型的角色睡颜。
采访中,高木小姐说:“今天睡了近 7 小时,属于浅眠类型。我已经收集了很多浅眠型角色呢。”
她表示,通过这款游戏,自己开始认真对待睡眠:“开始使用后,我变得有意识地关注睡眠,每天都期待看到睡眠趋势,所以能坚持下来。”
开发公司分析用户数据发现,持续使用游戏的用户睡眠时间逐渐延长,使用 3 个月以上的人平均睡眠时间延长了 1 小时 10 分钟。《精灵宝可梦》资深导演小杉要表示:“将睡眠监测技术与游戏结合,或许能创造新的娱乐形式。我们期待它能积极改善人们的健康。”(内容来源:网络)
2.2研究新发现
2.2.1 睡前运动越猛,睡眠越崩?Nat Commun 4万人数据|高强度运动若在睡前4小时内结束,将引发入睡延迟、睡眠缩水、心率紊乱
在当下快节奏的生活中,运动健身已成为大众追求健康生活方式的关键一环。但你是否曾有过这样的困惑:晚上挥汗如雨后,却在夜晚辗转反侧,难以入眠?运动,本应是促进健康的利器,可在错误的时间,是否可能变成一把 "双刃剑"?
近期,莫纳什大学领衔的国际团队在《自然·通讯》发表重磅研究,通过对14,689名健身爱好者长达一年的追踪(累计分析超400万晚睡眠数据),首次揭示「运动强度×时间」对睡眠的致命组合拳——高强度运动若在睡前4小时内结束,将引发入睡延迟、睡眠缩水、心率紊乱三重暴击!(内容来源:生物谷)
图片来源:论文截图
2.2.2 Molecular Psychiatry | 大型队列研究揭示睡眠与基因交互作用于血压调控
过短或过长的睡眠时间均对心血管健康不利,会增加新发心血管疾病和死亡的风险 【1】。然而,睡眠如何调控心血管通路的机制仍不清楚。有研究表明,睡眠不足可能导致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和代谢紊乱;而睡眠过长的机制则更为复杂,可能涉及昼夜节律失调,慢性炎症、或者其他潜在共病。全基因组基因-环境交互分析(Genome-wide gene-environment interaction study;GWIS) 为机制研究提供了新方向,这类研究通常需要大型队列合作以提高统计效能。
近日,哈佛大学医学院王鹤鸣团队与Cohorts for Heart and Aging Research in Genomic Epidemiology (CHARGE) 研究联盟的Gene-Lifestyle Interaction (GLI) 工作组合作,在Molecular Psychiatry杂志上发表题为A large-scale genome-wide study of gene-sleep duration interactions for blood pressure in 811,405 individuals from diverse populations 的研究。该研究汇总了来自不同人口背景的超过80万个体,对三种血压表型(收缩压、舒张压和脉压)开展了全基因组“基因 × 短睡眠”和“基因 × 长睡眠”交互分析,发现了22个与睡眠时长有交互作用的血压基因位点,并定位到23个相关基因。(内容来源:BioArtMED)
图片来源:论文截图
2.3专利新动态
麒盛科技获得发明专利授权:“一种婴儿摇床”
根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麒盛科技(603610)新获得一项发明专利授权,专利名为“一种婴儿摇床”,专利申请号为CN201911313425.7,授权日为2025年4月8日。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婴儿摇床,涉及摇床领域,包括底座、支架、活动床厢、绕线桶、第一线体和第二线体,所述活动床厢悬空地与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所述支架活动连接;所述活动床厢的底面沿所述活动床厢的运动方向设置第一固定端和第二固定端,所述绕线桶位于第一固定端和第二固定端之间,所述绕线桶转动地固定在所述底座与所述活动床厢相对的面上;第一线体和第二线体分别缠绕于所述绕线桶上,第一线体的缠绕方向与第二线体相反,第一线体的自由端与第一固定端连接,第二线体的自由端与第二固定端连接。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在于:通过柔性连接的弹性部件降低伤害,即使在运行过程中夹到物体,也可以在电机停止运行,或者反转的时候轻松取出。(内容来源:天眼查APP)
近期,睡眠健康领域在学术交流、企业发展、产品创新、科研探索和专利技术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进展。学术上,专业年会为专家学者提供了交流平台,推动睡眠医学的创新发展。企业层面,麒盛科技和爱朋医疗等公司通过发布年报展示了业务发展成果,并积极布局睡眠健康相关领域,推出创新产品和解决方案。在产品创新方面,融合睡眠监测的手机游戏为改善睡眠提供了新的娱乐形式。科研领域不断有新发现,揭示了睡前运动、睡眠时长与基因等因素对睡眠和健康的影响,为深入理解睡眠机制提供了科学依据。专利技术上,麒盛科技的新专利体现了在婴儿摇床设计上的创新,提升了产品的安全性。整体来看,各方面的努力共同促进了睡眠健康领域的发展,有望为人们的睡眠质量和健康水平提升带来积极影响。
本文编辑:Mark,文章首发于新睡眠Keesleep平台,内容信息来源于网络,本平台仅作为整理编辑,本文仅用于分享,转载及引用请注明出处及原文链接。